【金刚经原文具体原文是什么】《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属于般若类经典的核心著作。该经以“空性”思想为核心,强调一切现象皆为虚幻,应以无住之心修持佛法。其内容深奥,语言简练,对后世禅宗、净土宗等佛教流派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金刚经》原文的总结与整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其内容结构和核心思想。
一、《金刚经》简介
-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作者:据传为佛陀所说,由弟子阿难结集,鸠摩罗什于公元401年翻译成中文。
- 篇幅:约5,000字左右,共32品。
- 主题:以“般若智慧”为核心,破除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着。
- 影响:对中国佛教思想、禅宗发展有深远影响,尤其在宋代以后被广泛研读。
二、《金刚经》主要
品名 | 内容概要 | 核心思想 |
1. 法会因由 |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 | 修行应以清净心听闻佛法 |
2. 善现启请 | 长者须菩提请教如来如何安住 | 修行应不执著于法 |
3. 大乘正宗 | 说明发菩提心不应执著 | 心无住,即为真发心 |
4. 妙行无住 | 强调不住相布施 | 不执著于功德 |
5. 如理实见 | 佛身非实有,不可执著 | 真如本性不可言说 |
6. 正信希有 | 佛性人人皆有 | 智慧超越文字 |
7. 无得无说 | 佛无所得,亦无所说法 | 真正的智慧无形无相 |
8. 依法出生 | 依般若法修行 | 修行需从心出发 |
9. 一相无相 | 一切法皆无自性 | 破除一切分别 |
10. 庄严净土 | 佛土清净非外相 | 心净则国土净 |
11. 无为福胜 | 无为功德胜于有为 | 无执之功最胜 |
12. 尊重正教 | 佛法当尊重 | 修行应恭敬经典 |
13. 如法受持 | 修行当如实而行 | 不可妄加解释 |
14. 离相寂灭 | 破除一切相 | 证得无上菩提 |
15. 持经功德 | 诵读此经功德无量 | 信心为本 |
16. 能净业障 | 诵经能消除业障 | 修心为主 |
17. 究竟无我 | 无我方得解脱 | 破除我执 |
18. 一体同观 |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 平等无差别 |
19. 法界通化 | 佛法普度众生 | 慈悲为怀 |
20. 离色离相 | 破除色相执着 | 见性成佛 |
21. 非说所说 | 佛语非实有 | 真理不可言说 |
22. 持咒功德 | 诵咒亦可成就 | 但不如般若智慧 |
23. 仁者见仁 | 佛法随缘而说 | 因人而异 |
24. 永恒不变 | 佛法常住不灭 | 修行应坚定 |
25. 拾得功德 | 供养佛像亦有功德 | 但不如悟道 |
26. 悟入无生 | 无生无灭,无来无去 | 证得真如 |
27. 无断无灭 | 佛法不增不减 | 修行应平等 |
28. 普劝流通 | 佛法应广为流传 | 教化众生 |
29. 五蕴皆空 | 五蕴非实 | 破除身心执着 |
30. 菩萨庄严 | 菩萨修行应不执著 | 以慈悲为本 |
31. 知见不生 | 真正的智慧无见无闻 | 离一切相 |
32. 应化非真 | 佛菩萨示现皆非真实 | 一切皆幻 |
三、总结
《金刚经》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涵盖佛教修行的根本理念——“般若智慧”。它主张“无住”、“无相”、“无我”,引导修行者超越对一切事物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虽然《金刚经》原文较长,但通过上述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品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有助于初学者理解其精髓。
备注:若想深入学习《金刚经》,建议结合历代高僧大德的注释与讲解,如鸠摩罗什译本、玄奘译本,以及禅宗祖师的开示,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