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09-29 17:33:30

问题描述: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7:33:30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不敢雌伏”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不愿屈居人下、不甘心退让或妥协。其字面意思为“不敢像母鸡一样伏下”,引申为不轻易低头、不屈服于他人。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偶尔出现,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对“不敢雌伏”的详细解释与出处介绍: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敢雌伏
拼音 bù gǎn cí fú
释义 形容人不愿屈居人下,不轻易低头或妥协。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志气、骨气或不屈精神。
近义词 不甘示弱、不甘落后、不屈不挠
反义词 俯首帖耳、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二、出处介绍

出处 作者/文献 内容摘录 说明
《后汉书·王符传》 范晔 “今之士人,或有怀才不遇,虽欲自奋,而不敢雌伏。” 此处“不敢雌伏”意为不愿屈居人下,表现出一种自尊自强的精神。
《晋书·王导传》 房玄龄等 “然其性情柔顺,未尝以权势自矜,亦不以雌伏为耻。” 此处“雌伏”被用来形容退让、服从,而“不敢雌伏”则强调不愿退让的态度。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此人素有大志,岂肯久居人下?故曰‘不敢雌伏’。” 在小说中,“不敢雌伏”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不愿屈居他人之下。

三、文化意义与现实应用

“不敢雌伏”不仅是一种个人态度的体现,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独立人格、不愿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可用于激励人们保持自信、不轻易放弃,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强调坚持自我、不轻易妥协的精神。

虽然该成语在日常语言中使用不多,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传承。

总结:

“不敢雌伏”是一个表达不屈不挠、不甘落后精神的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如《后汉书》《晋书》等,常用于描述有志之士不愿屈居人下的态度。尽管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其精神内核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