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四回主要内容】《三国演义》第四回的标题是“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回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各地诸侯则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曹操因不满董卓暴政,决定刺杀董卓未果,最终逃亡,并与吕布、袁绍等人产生交集。
一、
本回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事件展开:
1. 董卓篡权:董卓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正式掌握朝政大权。
2. 曹操献刀:曹操因不满董卓专权,假意献宝刀给董卓,意图行刺,但因被发现而仓皇逃走。
3. 曹操逃亡:曹操逃离洛阳后,投奔陈宫,途中与吕伯奢一家发生误会,误杀其家人,留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
4. 诸侯起兵:袁绍、孙坚等诸侯联合起兵,组成讨董联军,准备攻打董卓。
二、主要内容表格
事件 | 内容简述 |
董卓篡权 | 董卓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掌控朝政 |
曹操献刀 | 曹操借献刀之名,企图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 |
曹操逃亡 | 曹操逃至中牟,被县令陈宫所救,后与吕伯奢发生冲突 |
吕伯奢之死 | 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留下“宁教我负天下人”的名言 |
诸侯起兵 | 袁绍、孙坚等诸侯联合起兵,组成讨董联军 |
三、小结
第四回通过曹操的个人行动,展现了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权臣当道的局面。同时,也揭示了各路英雄在乱世中的选择与挣扎。曹操虽未能成功刺杀董卓,却因此走上了一条更为复杂的道路,也为他后来的崛起埋下伏笔。此外,诸侯讨董的行动也标志着群雄割据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