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斥方遒什么意思】“挥斥方遒”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文学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状态。它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定。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字面意思 | “挥斥”指挥动、驱使;“方遒”指强劲有力。合起来表示气势奔放、力量强大。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意气风发、充满激情与斗志,常用于描写青年一代的豪迈精神。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演讲中,表达对青春、理想、奋斗的赞美。 |
二、详细解释
“挥斥方遒”最早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是对其青年时期革命热情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挥斥”可以理解为“挥洒、驱策”,而“方遒”则是“正强盛”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在青春年少时,挥洒才情、胸怀大志,充满力量与激情。
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尤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决心。
三、常见用法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少年时便有挥斥方遒之志,立志要改变国家命运。”
2. 演讲或文章中
“新时代的青年应继承先辈精神,保持挥斥方遒的锐气。”
3. 日常表达中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他依然保持着挥斥方遒的干劲。”
四、相关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挥斥方遒”的关系 |
意气风发 | 精神振奋、情绪高昂 | 高度相似,均形容积极向上的状态 |
奋发图强 | 努力上进、谋求进步 | 侧重于行动,与“挥斥方遒”相辅相成 |
豪情壮志 | 充满豪迈情怀和远大志向 | 与“挥斥方遒”有共通之处 |
五、结语
“挥斥方遒”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不畏艰难,始终保持一颗炽热的心。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现实生活,这一词语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