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简称PM)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骨骼肌,导致肌肉无力和炎症。该病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更为常见。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患者常表现为对称性的近端肌肉无力,如肩部、髋部和大腿肌肉受累,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一、疾病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多发性肌炎 |
英文名称 | Polymyositis (PM) |
病因 | 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感染等 |
发病年龄 | 成年人为主,尤其40-60岁 |
性别差异 | 女性发病率略高 |
主要症状 | 对称性近端肌肉无力、肌肉疼痛、疲劳 |
病程特点 | 慢性进展,部分可缓解或复发 |
二、临床表现
多发性肌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 肌肉无力:主要影响肩部、髋部、大腿等近端肌肉,导致上下楼梯、抬臂困难。
- 肌肉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或压痛。
- 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等。
- 皮肤病变:少数患者可能伴有皮疹,但通常不如皮肌炎明显。
三、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 说明 |
血液检查 | 检测肌酶(如CK、LDH)升高 |
肌电图 | 显示肌源性损害 |
肌肉活检 | 确认炎症细胞浸润和肌纤维变性 |
影像学 | MRI可显示肌肉水肿或炎症 |
免疫学检测 | 抗核抗体、抗Jo-1等自身抗体检测 |
四、治疗方案
治疗方式 | 说明 |
糖皮质激素 | 首选药物,如泼尼松 |
免疫抑制剂 | 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
生物制剂 | 针对特定免疫机制,如TNF-α抑制剂 |
物理治疗 | 增强肌肉力量和功能 |
饮食与生活管理 |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 |
五、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但部分可能反复发作。
- 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避免感染,防止病情加重;
- 注意药物副作用,如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
六、总结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肉炎症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