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口算平十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口算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平十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20以内的加减法。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快速、准确地进行心算,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速度。
“平十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一个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使计算过程更加直观和简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凑十法”或“破十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帮助孩子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一、什么是“平十法”?
“平十法”是指在进行加法或减法时,把其中一个数先“凑成10”,再与另一个数相加或相减的方法。例如:
- 加法:8 + 5 = 13
可以拆成:8 + 2 = 10,10 + 3 = 13
- 减法:14 - 6 = 8
可以拆成:14 - 4 = 10,10 - 2 = 8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更容易地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减少计算错误。
二、平十法的应用示例(加法)
题目 | 计算步骤 | 结果 |
7 + 6 | 7 + 3 = 10;10 + 3 = 13 | 13 |
9 + 4 | 9 + 1 = 10;10 + 3 = 13 | 13 |
8 + 5 | 8 + 2 = 10;10 + 3 = 13 | 13 |
6 + 7 | 6 + 4 = 10;10 + 3 = 13 | 13 |
5 + 8 | 5 + 5 = 10;10 + 3 = 13 | 13 |
三、平十法的应用示例(减法)
题目 | 计算步骤 | 结果 |
13 - 5 | 13 - 3 = 10;10 - 2 = 8 | 8 |
12 - 4 | 12 - 2 = 10;10 - 2 = 8 | 8 |
15 - 7 | 15 - 5 = 10;10 - 2 = 8 | 8 |
14 - 6 | 14 - 4 = 10;10 - 2 = 8 | 8 |
11 - 3 | 11 - 1 = 10;10 - 2 = 8 | 8 |
四、如何帮助孩子掌握“平十法”?
1. 使用实物辅助:如小棒、积木等,让孩子动手操作,理解“凑成10”的过程。
2. 多做练习题: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对“平十法”的记忆和应用。
3. 结合生活场景:比如买水果、分糖果等实际例子,让数学变得有趣。
4. 鼓励孩子表达思路:让他们说出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有助于发现思维盲点。
五、总结
“平十法”是一种简单但高效的口算技巧,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通过拆分数字、凑成10,孩子们可以更快地完成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准确率和速度。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掌握这一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平十法口算练习题(可打印)
题目 | 答案 |
7 + 5 | 12 |
9 + 3 | 12 |
6 + 8 | 14 |
13 - 4 | 9 |
15 - 7 | 8 |
11 - 2 | 9 |
8 + 4 | 12 |
12 - 5 | 7 |
5 + 9 | 14 |
14 - 6 | 8 |
通过持续练习和正确引导,孩子不仅能掌握“平十法”,还能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