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已成舟下一句是什么】“木已成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然而,很多人对它的完整出处和下一句并不清楚。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以及常见的延伸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木已成舟”的含义
“木已成舟”字面意思是“木头已经做成了船”,引申为事情已经完成或事实已经不可更改。它常用来劝人接受现实,不要徒劳地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这个成语并非出自某一部经典古籍,而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带有较强的口语化色彩。
二、“木已成舟”的常见下一句
虽然“木已成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成语,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有时会将其与“覆水难收”连用,形成一种搭配,以加强语气:
-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已经发生,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难以收回,强调事情的不可逆性。
这种搭配在民间语言中较为常见,但并非传统成语的固定组合。
三、常见误区与辨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非出自古代典籍,属现代常用表达 |
正确用法 | “木已成舟”单独使用即可,表示事情已成定局 |
常见误用 | 有人误认为“木已成舟”有固定下句,如“事已至此”等 |
延伸搭配 |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是常见搭配,但非标准成语 |
四、总结
“木已成舟”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面对现实、接受既成事实。虽然它没有固定的下一句,但在日常交流中,常常与“覆水难收”一起使用,增强表达效果。理解其来源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谈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木已成舟 |
含义 | 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
来源 | 现代汉语,非古籍出处 |
常见搭配 |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
使用建议 | 单独使用即可,搭配使用可增强语气 |
常见误区 | 误以为有固定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