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意思】“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里的“敏而好学”常被引申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是古代对学者的一种高度评价。
一、
“敏而好学”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且热爱学习。其中,“敏”指聪慧、敏捷;“好学”则是喜欢学习、乐于求知。这一词语不仅强调了学习的态度,还突出了学习的能力,是儒家文化中推崇的优秀品质之一。
在现代社会,“敏而好学”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我,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在学业、工作还是个人成长中,具备“敏而好学”的精神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现代意义 |
敏而好学 | 聪明且热爱学习 | 《论语·公冶长》 | 形容人勤奋好学、思维敏捷 | 鼓励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 |
敏 | 聪明、敏捷 | —— | 常用于描述人的反应能力 | 表示思维活跃、行动迅速 |
好学 | 喜欢学习 | —— | 多用于赞美学习态度 | 强调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
三、结语
“敏而好学”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公民,都应该培养“敏而好学”的精神,让学习成为一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