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风行草偃出自哪里

2025-09-11 14:05:49

问题描述:

风行草偃出自哪里,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14:05:49

风行草偃出自哪里】“风行草偃”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风气的迅速传播与影响。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用于描述政策、思想或潮流对大众的广泛影响。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及常见误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出处

“风行草偃”最早见于《论语·颜渊》篇:

>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品德像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像草一样;当风吹过草时,草必定会倒伏。比喻统治者的道德风尚会对民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含义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风行草偃
拼音 fēng xíng cǎo yǎn
出处 《论语·颜渊》
基本意思 风吹过草,草就会倒伏。比喻上位者的影响能迅速带动下层人群的行为或思想。
引申义 形容一种风气、思想或政策对大众的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引导力。

三、用法举例

句子 说明
“国家政策如风,百姓如草,风行草偃,民心所向。” 表示政策对民众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这种新思潮风行草偃,很快便影响到了整个社会。” 说明某种思想或潮流迅速传播并影响广泛。

四、常见误用与辨析

误用情况 正确理解
将“风行草偃”误解为“风吹草动” “风行草偃”强调的是“风对草的影响”,而“风吹草动”只是描述自然现象,无深层寓意。
用作贬义词 实际上,“风行草偃”多为中性或褒义,强调影响力,而非负面含义。
误写成“风行草掩” 正确应为“风行草偃”,注意字形区别。

五、总结

“风行草偃”源自《论语》,原意是比喻上位者的道德风尚对民众的深远影响。在现代使用中,这一成语多用于形容政策、思想或潮流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虽然其本义较为文雅,但在实际应用中已逐渐成为表达影响力的一种常见方式。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论语·颜渊》
含义 上位者的影响带动下层行为或思想
用法 多用于形容社会风气、政策或思想的传播
注意事项 避免误用为“风吹草动”或贬义表达

通过了解“风行草偃”的出处与用法,可以更准确地在写作和交流中使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