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犊之爱出处于哪里】一、
“舐犊之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关爱。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典故,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记载,原文为“人皆有母,而子不孝,非人也;人皆有父,而子不敬,非人也。夫慈爱者,人之所以生也。……如舐犊之爱,虽愚人亦知之。”这里的“舐犊”指的是牛用舌头舔小牛,象征着父母对子女的呵护与疼爱。
在现代语境中,“舐犊之爱”不仅用于描述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可泛指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厚意。它强调的是无条件的亲情和牺牲精神,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情感表达之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舐犊之爱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关爱 |
典故来源 | 牛用舌头舔小牛,象征父母对子女的呵护 |
现代用法 | 描述父母或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厚意 |
文化意义 | 强调亲情、无私、奉献,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情感表达 |
相关成语 | 孝子贤孙、舐犊情深、含辛茹苦 |
使用场景 | 家庭教育、文学作品、日常交流等 |
三、结语
“舐犊之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温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