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节而施的意思是什么】“陵节而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出自《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人将这一过程归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进一步提出“陵节而施”的概念。
“陵节而施”原意是指在进行某种行为或教育时,不按照正常的顺序或程序进行,而是跳过某些阶段,直接实施更高层次的内容。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但容易导致基础不牢、后续发展困难。
“陵节而施”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用来形容违背常规、跳过必要阶段的行为方式。它强调做事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在教育、管理、治理等方面,若忽视基本环节,直接进行高阶操作,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陵节而施”常被用来提醒人们注重过程与基础,避免急功近利。
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陵节而施 |
出处 | 《礼记·大学》(引申含义) |
原意 | 不按正常顺序进行,跳过必要阶段 |
引申义 | 急于求成、忽略基础、违背规律 |
使用场景 | 教育、管理、治国等需要循序渐进的领域 |
负面影响 | 基础不稳、后续发展困难、效率低下 |
正确做法 |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注重基础 |
典型例子 | 教育中跳过基础知识直接教授高阶内容 |
通过了解“陵节而施”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安排学习、工作和管理流程,避免因急于求成而带来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