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发三千丈原诗】“李白白发三千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出自其代表作《秋浦歌》之一。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该诗句及其背景的总结,并附上相关表格进行梳理。
一、原文及出处
原诗:
《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二、诗意解析
“白发三千丈”是全诗最著名的句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诗人因忧愁而生出的白发之多,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白发”这一意象,展现了李白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 “白发三千丈”:夸张手法,表现愁绪之深。
- “缘愁似个长”:因为愁绪,白发才如此漫长。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满头白发,不知是从哪里染上的秋霜,表达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三、艺术特色
特点 | 内容 |
夸张手法 | “白发三千丈”为典型例子,增强情感冲击力 |
情感真挚 | 表达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
语言简练 | 用词朴素却意境深远 |
借景抒情 | 以白发喻愁,借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 |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李白的这首诗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在后世广为流传。历代文人对其评价极高,认为它体现了李白诗歌中“豪放而不失深情”的特点。
- 杜甫曾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苏轼认为李白的诗“飘逸不群,风流自赏”。
- 后世许多诗人也模仿其夸张手法,如“愁肠已断无由断,泪眼空垂梦里看”等。
五、总结
《秋浦歌·其十五》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其中“白发三千丈”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六、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秋浦歌》其十五 |
作者 | 李白 |
出处 | 《李太白全集》 |
名句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忧愁、人生无常、时光流逝 |
艺术手法 | 夸张、比喻、借景抒情 |
历史评价 | 飘逸豪放,情感真挚 |
影响 | 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重要参考 |
结语:
“李白白发三千丈”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体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豪迈又深沉的艺术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