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艰难的原文】“稼穑艰难”一词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予(我)闻:‘稼穑艰难,民乃不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农事劳苦,百姓因此难以安居乐业。古人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而农民的辛勤劳作常常被忽视或轻视。
“稼穑艰难”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劳动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在古代,农业不仅是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稼穑艰难”不仅描述了耕种的不易,也隐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体恤。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尚书·大禹谟》 |
原文 | “予闻:‘稼穑艰难,民乃不令。’” |
含义 | 农业劳苦,百姓生活不易 |
背景 | 古代以农为本,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
意义 | 反映对农民辛劳的体恤与对民生的关注 |
现代启示 | 弘扬尊重劳动、关注民生的价值观 |
通过了解“稼穑艰难”的出处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对农业的态度,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忽视基层劳动者的真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