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的翻译】一、
《君子于役》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和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表达了深沉的相思与无奈。
该诗以“君子于役”开头,意为“君子出征或远行”,后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描述了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丈夫的牵挂,以及夜晚独处时的孤独与期盼。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心。
以下是对《君子于役》全文的翻译及简要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情感。
二、《君子于役》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 君子出征远行,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 |
曷至哉?鸡栖于埘。 | 他什么时候回来呢?鸡已经回到鸡舍。 |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 太阳西下,羊和牛都回来了。 |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君子出征远行,怎么能够不思念呢! |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 君子出征远行,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尽头。 |
不知其期,曷至哉? | 不知道他的归期,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 | 鸡回到了鸡架上,太阳又快落山了。 |
羊牛下括,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羊牛都下了圈,君子出征远行,怎么能够不思念呢! |
三、内容分析
《君子于役》虽然篇幅短小,但情感深厚,展现了古代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如夕阳、鸡归、牛下)来暗示时间的流逝,从而加强了“不知其期”的焦虑感。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同时,“如之何勿思!”一句,直接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思念之情,是全诗情感的高潮。
四、结语
《君子于役》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分离现象。通过对这首诗的翻译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生活智慧。
如需进一步探讨《诗经》中的其他篇章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