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古诗注释及译文】《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古代人们在七月初七“乞巧节”时祈求技艺高超、心灵手巧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才艺的赞美。
一、诗歌原文
乞巧
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二、注释与翻译
词语 | 注释 | 翻译 |
乞巧 | 指古代女子在七月初七向织女星祈祷,希望获得高超的针线技艺。 | 女子们祈求灵巧的手艺。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七月初七这一天。 |
碧霄 | 青天,天空。 | 高高的天空。 |
牵牛织女 |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分别指牛郎和织女,他们每年七夕才能相会一次。 | 牛郎和织女在银河边相会。 |
秋月 | 指秋天的月亮,象征着思念与美好。 | 秋夜的明月。 |
红丝 | 彩色的丝线,常用于刺绣或穿针引线。 | 五彩的丝线。 |
穿尽 | 穿完,用尽。 | 一根根穿完。 |
三、全诗译文
七夕的夜晚,仰望蓝天,
牛郎织女正跨越银河相会。
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仰望秋月,
穿完了无数根五彩的丝线。
四、总结
《乞巧》通过描写七夕之夜人们祈求技艺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才艺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浪漫的神话色彩,也有现实的生活气息,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林杰(唐)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乞巧节的风俗与情感寄托 |
意象 | 七夕、牛郎织女、秋月、红丝 |
表达方式 | 抒情 + 描写 |
文化意义 | 展现古代女性对技艺的追求与对爱情的向往 |
如需进一步了解《乞巧》的背景故事或相关文化习俗,可参考更多古代文学资料或民俗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