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孙未解供耕织】一、
“童孙未解供耕织”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全诗为: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儿童在父母的劳动中耳濡目染,虽尚不完全懂得耕田织布的辛苦,但也在田间地头模仿大人劳作的情景。诗句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该句“童孙未解供耕织”强调的是儿童虽然尚未具备独立从事农事的能力,但他们已经开始接触并学习农业劳动,表现出一种传承与成长的过程。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现实,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劳动教育的思想。
二、核心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原文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释义 | 儿童还不懂得如何参与耕田织布等农事活动 |
情感基调 | 朴实、温馨、充满生活气息 |
主题思想 | 描写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体现劳动精神与家庭责任 |
文化内涵 | 展现传统社会中儿童从小接触劳动、继承家业的观念 |
语言风格 | 简洁自然,贴近生活,富有画面感 |
诗歌背景 | 反映宋代农村的生活状态,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三、结语
“童孙未解供耕织”不仅是对农村儿童日常生活的生动描写,更是对劳动与成长关系的一种深刻表达。它让我们看到,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孩子从幼年起便开始学习和适应家庭与社会的角色,这种文化传承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