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几所民族大学】在中国,民族大学是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同时注重民族文化和语言教育的高等院校。这些学校在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全国究竟有多少所民族大学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整理。
一、全国民族大学概述
目前,中国共有8所正式命名的“民族大学”,它们分别是:
|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建校时间 | 备注 |
| 1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1941 |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 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河北承德 | 1906 | 原为热河省立中学 |
| 3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内蒙古通辽 | 1958 | 前身为哲里木盟师范专科学校 |
| 4 | 西北民族大学 | 甘肃兰州 | 1950 |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 5 | 长春师范大学 | 吉林长春 | 1958 | 原为长春师范学院 |
| 6 | 广西民族大学 | 广西南宁 | 1952 |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 7 | 贵州民族大学 | 贵州贵阳 | 1951 | 前身是贵州民族学院 |
| 8 |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昆明 | 1951 |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二、关于民族大学的补充说明
1. “民族大学”与“民族学院”的区别
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民族学院”,如“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但这类学校通常属于高职院校或专科层次,不属于本科层次的“民族大学”。
2. 部分高校虽不叫“民族大学”,但也具有民族特色
例如,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虽然不以“民族大学”命名,但在教学中也重视民族语言和文化教育,具备一定的民族特色。
3. “民族大学”并非全部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
尽管这些学校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学生,但也接受汉族学生报考,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竞争较为激烈。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全国共有8所正式命名为“民族大学”的本科院校,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各具特色。它们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任务,还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你对某一所民族大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专业设置、招生政策等信息,以便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