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为大室原文及翻译】一、
《齐宣王为大室》出自《战国策·齐策》,讲述了齐宣王修建一座宏伟宫殿的故事。文章通过大臣颜斶的劝谏,反映出当时统治者追求奢华、忽视民生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贤臣敢于进谏、为民请命的精神。
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的政治风貌,也反映了儒家“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齐宣王为大室,大室成,又欲为台。 | 齐宣王建造了一座大宫殿,宫殿建成后,又想修建一座高台。 |
| 谒者曰:“此非人君之居也。” | 官员说:“这不是君主居住的地方。” |
| 王曰:“吾以自乐。” | 齐宣王说:“我要用来自己享乐。” |
| 曰:“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也;今王不修德而好奢,其能久乎?” | (颜斶)说:“快乐是先王用来修饰自己的;如今大王不修养德行,却喜好奢侈,怎么能长久呢?” |
| 王曰:“寡人之乐也。” | 齐宣王说:“这是我的快乐。” |
| 曰:“夫乐者,天下之乐也;若独乐之,其乐不长。” | (颜斶)说:“快乐是天下人的快乐;如果只自己享受,这种快乐是不会长久的。” |
| 王曰:“善。” | 齐宣王说:“你说得对。” |
三、文章解析
《齐宣王为大室》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文中通过颜斶的劝谏,揭示了统治者若只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疾苦,终将失去民心,导致国家衰败的道理。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的性格特征。
文章语言质朴,逻辑清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是对齐宣王行为的批评,更是对后世统治者的警示。
四、结语
《齐宣王为大室》虽为古代史料,但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在于权力的集中,更在于民心的向背。只有关注民生、节俭治国,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