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意思】“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与其实际内容、能力、品质等相符。也就是说,这个名称不是虚有其表,而是真正符合实际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名副其实”常用于对人、事、物的评价,表示一种认可和肯定。比如:“这位老师教学水平高,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这句话表达了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认可。
一、
“名副其实”指的是一个名称或称号与实际内容、表现完全一致,没有虚夸或不符的情况。它强调的是“名”与“实”的统一性。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真实能力和价值的认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名副其实 |
| 拼音 | míng fù qí shí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名不副实,行不副言。” |
| 含义 | 名称与实际相符,真实可靠 |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事、物的实际表现与其名称相符 |
| 近义词 | 实至名归、货真价实、名不虚传 |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过其实 |
| 例句 | 1. 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专家。 2. 这家餐厅的菜品名副其实,味道极佳。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名副其实”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人们对真实性和诚信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