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三入家门而不入典故介绍

2025-09-28 23:19:51

问题描述:

三入家门而不入典故介绍,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23:19:51

三入家门而不入典故介绍】“三入家门而不入”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国家、集体或大义,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却选择不进去,表现出极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夏本纪》,讲述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古代,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受命治理洪水,历时十三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都因为治水任务繁重而没有进去。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中等待,但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最终成功平息水患,成为一代明君。

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大禹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成为了后世推崇的典范,激励人们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责任时,能够以大局为重。

典故总结与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三入家门而不入
出处 《史记·夏本纪》
主人公 大禹
故事背景 古代洪水泛滥,百姓受灾
核心内容 大禹治水期间,三次路过家门,因公务繁忙未入家门
表现精神 责任感、奉献精神、舍小家为大家
后世影响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勤政爱民的象征
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顾全大局

通过“三入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责任与使命的重视。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