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米推磨是什么意思】“舂米推磨”是一个汉语成语或俗语,常用来形容人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劳动。它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农村中常见的两种劳动方式:舂米和推磨。
一、
“舂米推磨”原指在古代农村中,人们用木杵捣碎稻谷以去除外壳(舂米),以及用石磨将谷物碾成粉(推磨)的过程。这两项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和时间,是农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舂米推磨”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们从事重复性、辛苦、低效率的劳动,有时也带有一定的无奈或辛酸意味。
二、表格形式解析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含义 | 原指古代农村中舂米和推磨的劳动,现多比喻繁重、辛苦的体力劳动 |
来源 | 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活动,常见于农村生活场景 |
字面解释 | - 舂米:用木杵捣碎谷物,去壳 - 推磨:用人力推动石磨,将谷物碾成粉 |
引申意义 | 表示重复、枯燥、辛苦的劳动,有时带有贬义或感叹意味 |
使用场景 | 可用于描述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工作,也可用于表达对劳动者的同情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口语或网络语境中,强调劳动的艰辛与不易 |
三、结语
“舂米推磨”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农事活动,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艰苦劳动的记忆,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便利的生活条件。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这些传统劳动已被机械化取代,但“舂米推磨”所蕴含的精神——坚韧、勤劳、不畏辛苦,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