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而至意思】“接踵而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或人接连不断地到来。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某种现象的连续性和紧迫性,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一、
“接踵而至”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脚跟紧跟着脚跟”,比喻人或事物一个接一个地到来。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各种问题、事件、压力等接连不断出现的情况。
这个成语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它通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紧张、焦虑或繁忙等,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接踵而至 |
拼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字面意思 | 脚跟紧跟着脚跟,形容接连不断 |
引申义 | 事情、问题、人等接连不断地到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连续发生的现象 |
情感色彩 | 带有一定的紧张、紧迫或繁重感 |
同义词 | 接二连三、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
反义词 | 雪中送炭、一蹴而就、戛然而止 |
示例 |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令人应接不暇。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写作中,“接踵而至”适合用于描写复杂、多变的情境,如工作压力、突发事件、社会问题等。使用时应注意搭配得当,避免与语境不符。
例如:
- “随着政策调整,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 “他刚解决一个问题,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总之,“接踵而至”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事物连续发生的状态,是中文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