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芝兰玉树是形容什么】“芝兰玉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品高洁、才华出众的年轻才俊。这个成语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下面将对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简介
成语名称:芝兰玉树
拼音:zhī lán yù shù
出处: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结构:联合式
感情色彩:褒义词
使用频率:较常见于文学、教育、赞美等语境
二、成语含义
“芝兰玉树”原意是指生长在庭院中的珍贵植物——芝兰和玉树,象征着高贵、典雅与不凡。后来引申为对年轻人的赞美,尤其是那些品德高尚、才华横溢、举止文雅的人。常用来形容有出息、有潜力的少年或青年才俊。
三、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如“他年少有为,可谓芝兰玉树。”
- 用于赞美他人:如“这孩子聪明伶俐,真是芝兰玉树。”
- 多用于书面语:较少用于日常口语中
四、相关成语对比(附表)
成语 | 含义 | 用法 | 与“芝兰玉树”的关系 |
玉树临风 | 形容男子风度潇洒,秀美多姿 | 多用于男性描写 | 与“芝兰玉树”有相似的赞美意义 |
风华正茂 | 年轻有为,朝气蓬勃 | 多用于形容年轻人 | 表达类似的情感 |
落落大方 | 举止自然,不拘束 | 多用于形容气质 | 强调外在表现,与“芝兰玉树”侧重内在修养不同 |
人才辈出 | 指不断涌现出优秀人才 | 多用于群体描述 | 更强调数量,而非个体特质 |
五、总结
“芝兰玉树”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强调其品德与才华的结合。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好人格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德才兼备”的重视。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仍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品学兼优、前途无量的年轻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文化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