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课文原文囚绿记原文内容】一、文章总结
《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与常春藤之间的情感互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文中“囚绿”不仅是对植物的物理束缚,更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占有欲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作者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人们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生命。
二、原文内容简要梳理
| 段落 | 内容概述 | 情感表达 | 
| 第1段 | 介绍自己在北平租屋时发现一株常春藤,被其绿色吸引。 | 好奇、喜爱 | 
| 第2段 | 描述常春藤的生长状态,表现其生命力旺盛。 | 赞叹、欣赏 | 
| 第3段 | 决定将常春藤移入室内,开始“囚绿”。 | 爱护、占有欲 | 
| 第4段 | 细写常春藤在室内的变化,表现出它对阳光的渴望。 | 感动、内疚 | 
| 第5段 | 作者因工作需要离开,将常春藤托付他人。 | 忧虑、不舍 | 
| 第6段 | 回来后发现常春藤已枯萎,感到深深的遗憾。 | 悲伤、自责 | 
| 第7段 | 结尾点明主题,反思“囚绿”的行为,表达对自由的追求。 | 反思、悔悟 | 
三、文章主题与思想内涵
《囚绿记》虽以植物为描写对象,但实则借物抒情,借“囚绿”之名,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章强调:
- 自然的生命力:常春藤虽被囚禁,仍顽强生长,体现生命的坚韧。
- 人性的矛盾:作者一方面爱绿、敬绿,另一方面又试图控制它,反映人类的自私与占有欲。
- 对自由的呼唤:最终作者意识到,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尊重与放手。
四、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
- 细腻描写:如对常春藤颜色、姿态的细致刻画,增强画面感。
- 情感真挚:全文情感起伏明显,从喜爱到内疚再到悔悟,层层递进。
- 象征手法:用“绿”象征生命、希望与自由,赋予作品深刻寓意。
五、结语
《囚绿记》是一篇富有哲理与情感的散文,通过对一株常春藤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享受自然之美时,也应保持敬畏之心,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