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贯注的意思是什么潜心贯注出处】一、
“潜心贯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投入某项工作或学习中。该词强调的是一种高度专注和深入研究的态度,常见于文学、学术、科研等需要深度思考的领域。
此成语出自清代学者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原意是形容在研究历史时用心专一、不被外界干扰的状态。如今,“潜心贯注”已成为表达专注与敬业精神的重要词汇。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含义与出处,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潜心贯注 |
| 拼音 | qián xīn guàn zhù |
| 含义 | 形容人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投入某事,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力和研究精神。 |
| 近义词 |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分心走意 |
| 出处 | 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
| 原文出处 | “潜心贯注,未尝少懈。”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学者、研究者或工作者在学习、研究、创作中的专注状态。 |
| 使用场景 | 学术研究、写作、艺术创作、专业技能提升等需要深度思考的场合。 |
三、结语
“潜心贯注”不仅是一个形容专注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境界。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应保持专注与投入,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种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