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俗称什么月】七月,是一年中气候炎热、阳光充足的月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月份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象征意义。那么,七月在民间通常被称为什么月呢?下面将通过与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
在农历中,七月被称为“孟秋”或“初秋”,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月份。由于此时天气逐渐转凉,但依然炎热,因此也被称为“伏月”或“暑月”。此外,在民间习俗中,七月还常被称为“鬼月”或“中元月”,这是因为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传统上被认为是亡灵归来的日子。
不同地区对七月的称呼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伏月”、“暑月”、“孟秋”、“中元月”等都是七月常见的俗称。
二、七月俗称一览表
| 月份 | 农历名称 | 常见俗称 | 说明 |
| 七月 | 孟秋 / 初秋 | 伏月、暑月、中元月、鬼月 | 夏季向秋季过渡,天气炎热,民间有中元节习俗 |
| “伏月”指盛夏时节;“中元月”因中元节得名 |
三、结语
七月作为一年中的重要月份,不仅承载着自然气候的变化,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伏月”的炎热,还是“中元月”的祭祀传统,都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尊重。了解七月的俗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之间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