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一隅是什么意思】“偏安一隅”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在面对外部压力或动荡时,选择退守到某个相对封闭、偏远的区域,维持表面的安定状态。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消极意味,暗示这种安定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甚至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一、成语释义总结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情感色彩 |
| 偏安一隅 | 在偏僻的一角苟且偷安,维持暂时的安定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多用于形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状态 | 贬义 |
二、详细解释
“偏安”意为在狭小、偏远的地方勉强维持稳定;“一隅”指一个角落、一方天地。合起来,“偏安一隅”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因无法应对更大范围的动荡而选择退守一隅的状态。
这个成语多用于历史或政治语境中,比如中国古代王朝在战乱或外敌入侵时,放弃中原地区,退守江南或边远地带,以图保全自身。例如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威胁,朝廷迁都临安(今杭州),便是典型的“偏安一隅”。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历史分析 | 南宋虽偏安一隅,但文化经济仍有一定发展。 |
| 政治评论 | 某政权在危机中选择偏安一隅,实则难以为继。 |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某势力在战乱中偏安一隅,等待时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安于一隅、苟安一隅、固守一隅 |
| 反义词 | 开疆拓土、奋发图强、进取扩张 |
五、注意事项
- “偏安一隅”强调的是被动的、消极的生存状态。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于正面或中性情境。
- 该成语常带有批评意味,适用于评价某些不愿面对现实、只求眼前安稳的行为。
总结
“偏安一隅”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在困境中选择退缩、维持表面安定的状态。它不仅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也暗示了这种安定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在写作或讨论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对某种行为或局势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