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不守己什么意思】“安分不守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安分守己,但实际上内心并不老实,行为上可能有越界或不当之处。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常用来批评那些表面规矩、实则心怀不轨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拼音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安分 | 安于本分,遵守规矩 | ān fèn | 守本、守分 | 越界、放纵 |
不守己 | 不约束自己,行为不检点 | bù shǒu jǐ | 放纵、任性 | 自律、克制 |
二、成语释义
“安分不守己”字面意思是“安分但不守己”,即外表看起来很规矩,实际上却常常违背自己的本分和道德准则。这种人往往在人前表现得非常正派,但在私下里却可能做些不正当的事情。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强调其虚伪和不可信的特质。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批评他人 | 用于指出某人表面规矩,实则不守本分 |
描述社会现象 | 用于反映某些人虚伪、两面的性格 |
文学作品中 | 常用于刻画人物性格,增加故事张力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 误用:有人将“安分不守己”理解为“安分守己”,这是错误的。后者是正面意义,表示一个人安于本分,遵守规矩。
- 语境限制:此成语多用于负面评价,不宜用于表扬或正面描述。
五、总结
“安分不守己”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规规矩矩,实际上却行为不端的人。它强调的是“表里不一”的特性,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规矩所迷惑,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操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表面安分,实则不守本分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讽刺 |
语义色彩 | 负面 |
使用场合 | 批评、文学、社会评论等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表达方式,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