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道岔号数有哪些】在铁路系统中,道岔是实现列车从一条轨道转向另一条轨道的重要设备。不同类型的道岔根据其结构和使用场景,有不同的编号方式。常见的道岔号数主要依据辙叉角的大小来划分,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列车通过时的允许速度越高。
以下是对常用道岔号数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各类道岔的基本信息。
一、道岔号数的基本概念
道岔号数通常用“N”表示,如N5、N7、N9等,其中“N”代表道岔的号码。道岔号数越大,表示辙叉角越小,列车通过时的曲线半径越大,适合高速运行。常见的道岔号数包括:N5、N7、N9、N12、N18等。
二、常用道岔号数一览表
道岔号数 | 辙叉角(°) | 最大允许速度(km/h) | 适用场景 | 备注 |
N5 | 约11.3 | 15~20 | 车站调车线、支线 | 适用于低速运行 |
N7 | 约8.1 | 20~30 | 车站咽喉区、联络线 | 常见于中小型车站 |
N9 | 约6.3 | 30~40 | 车站正线、区间连接 | 适用于中速运行 |
N12 | 约4.7 | 40~60 | 主要干线、枢纽站 | 适用于中高运营速度 |
N18 | 约3.2 | 60~80 | 高速铁路、大型枢纽 | 适用于高速运行 |
三、常见道岔类型及对应号数
- 单开道岔:最常见的一种,适用于多数铁路线路,常见号数为N7、N9、N12。
- 对称道岔:用于平行轨道之间的转换,常用于编组站,常见号数为N7、N9。
- 菱形交叉道岔:用于两条轨道交叉处,常见号数为N9、N12。
- 复式交分道岔:可实现多方向切换,适用于复杂线路结构,常见号数为N12、N18。
四、选择道岔号数的考虑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道岔号数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线路设计速度:高速线路应选用较大号数的道岔。
- 列车重量与轴重:重载线路可能需要更坚固的道岔结构。
- 空间限制:在空间受限区域,可能采用较小号数的道岔。
- 运营需求:调车作业频繁的线路可选用较小号数,减少转弯半径。
五、总结
道岔号数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线路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常见的道岔号数包括N5、N7、N9、N12和N18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运行条件和线路环境。合理选择道岔型号,有助于提升铁路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道岔的结构或安装要求,建议查阅相关铁路工程手册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