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原文】《采桑子·重阳》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借重阳佳节抒发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全词语言清丽,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一、
《采桑子·重阳》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日登高、赏菊、饮酒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无奈与哀愁。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怀念。
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 采桑子·重阳
> 轻寒细雨晴明后,
> 红叶满山秋意厚。
> 酒入愁肠,
> 梦里相思瘦。
> 重阳未到先登楼,
> 万里江山如旧。
> 独倚西风,
> 望断天涯路。
赏析:
- 上片:描绘了重阳节前的天气和景色,轻寒细雨后的晴朗,红叶满山,秋意浓厚。词人借酒消愁,梦中思念,身形消瘦。
- 下片:写重阳未至便登楼远望,感叹江山依旧,却无人共赏。独倚西风,望断天涯,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采桑子·重阳》 |
作者 | 纳兰性德(清代) |
创作背景 | 重阳节前后,借景抒情 |
主题 | 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
情感基调 | 悲凉、孤寂、思乡 |
用典/意象 | 红叶、秋意、登楼、西风、天涯 |
结构特点 |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 |
语言风格 | 清丽婉约,含蓄深远 |
四、结语
《采桑子·重阳》虽短,却意境深远,通过重阳节的典型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读此词,仿佛能感受到那秋风拂面、红叶满山的意境,以及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