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写】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由于市场波动、产品老化或成本上升等原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此时企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真实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围绕“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写”这一问题,从会计处理原则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会计分录。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基本概念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若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需计提的损失准备。该准备属于存货的备抵科目,用于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条件
1. 存货市价持续下跌;
2. 存货因过时、毁损或技术更新而贬值;
3. 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
4. 其他表明存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确认是否发生减值。如果发生减值,应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
四、会计分录示例(总结+表格)
事项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说明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 |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减少存货账面价值。 |
冲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 存货 | 存货跌价准备 | 若后续存货价值回升,且未超过原成本,可冲回部分或全部跌价准备。 |
处置存货时结转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 | 主营业务成本 | 在销售存货时,将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一并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
五、实际应用举例
假设某公司库存商品A的成本为100万元,期末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会计分录:
```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贷:存货200,000
```
若后期该商品售价回升,可变现净值恢复至90万元,此时可冲回跌价准备10万元:
会计分录:
```
借:存货 1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
当该商品售出时,结转跌价准备:
会计分录:
```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
六、注意事项
- 存货跌价准备一旦计提,通常不得转回,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价值已恢复;
- 不同存货类别应分别计提跌价准备,避免混淆;
- 报表中需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及其影响。
总结
“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写”是一个常见的会计实务问题。企业在面对存货价值下降时,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计提跌价准备,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合理的会计分录处理,不仅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也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