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五斗米而折腰全文

2025-09-15 14:06:45

问题描述:

五斗米而折腰全文,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4:06:45

五斗米而折腰全文】“五斗米而折腰”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生计或利益而不得不低头、屈服于权势或现实。这句话最早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表达了他不愿为微薄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的高洁品格。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原文如下:

>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虽然“不为五斗米折腰”并非直接出现在《归去来兮辞》中,但这一精神贯穿全文,反映了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据传,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向督邮(地方监察官员)行礼,便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辞官归隐,过起了田园生活。

二、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五斗米 古代官员的俸禄,象征微薄的收入
折腰 指弯腰、低头,表示屈从、妥协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愿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

三、引申意义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它强调了以下几点:

1. 坚持原则:即使面对现实压力,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

2. 追求尊严:宁愿清贫,也不愿丧失人格和尊严。

3. 淡泊名利:重视内心的自由,而非外在的物质利益。

四、现代应用

场景 应用示例
职场 员工拒绝做违背良心的工作,选择离职
教育 学生坚持学术诚信,不抄袭、不作弊
社会 公民反对不公政策,维护自身权益

五、总结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文化中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操守的坚守。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要坚守内心的原则与尊严。

核心思想 坚守原则,不为外物所动
文化内涵 高洁人格、独立精神
现代启示 在现实中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如需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人物,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