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是什么意思】“匏”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常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了解其含义有助于理解古文和传统文化。以下是对“匏”的详细解释。
一、
“匏”字读音为 páo,属于形声字,从“瓜”部,表示与瓜类植物有关。其本义指一种葫芦科植物,果实成熟后可作容器使用,也可入药。在古代,“匏”常用来象征清贫或简朴的生活方式,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处境。此外,在音乐文化中,“匏”也曾作为乐器名称出现。
二、表格:匏的含义及用法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páo |
部首 | 瓜 |
笔画 | 10画 |
本义 | 葫芦科植物,果实可作容器或入药 |
引申义 | 1. 比喻清贫生活 2. 比喻人的心地或处境 3. 古代乐器名称(如“匏琴”) |
文化意义 | 1. 代表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2. 在诗词中常象征淡泊名利 |
使用场景 | 古文、诗词、传统艺术、中医典籍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见于学术或文学语境 |
三、延伸说明
“匏”字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经典文献中却有重要地位。例如《诗经》中有“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其中“卷耳”即为“匏”的别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物的观察与情感寄托。
此外,“匏”还出现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如“金石丝竹匏革木”八音分类法,其中“匏”指以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这些乐器在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匏”不仅是植物名称,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一字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