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的古今异义是什么】“至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使用中,意义有所变化。了解其古今异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一、
“至于”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示转折或引出话题,多用于书面语中,带有强调意味。而在现代汉语中,“至于”更多用于引出某种情况或结果,语气较轻,常用于口语或日常写作中。
具体来说:
- 古义:常用于文言文中,表示“到……的地步”、“至于……(某事)”,有时带有转折意味。
- 今义:多用于引出话题或说明情况,语气较为平缓,不再强调“到达”的概念。
此外,“至于”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至于某人”、“至于某事”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二、古今异义对比表
| 项目 | 古代用法(文言文) | 现代用法(白话文) |
| 词性 | 副词、介词 | 连词、副词 |
| 用法 | 引出话题、表示转折、强调“到……程度” | 引出话题、说明情况、语气较轻 |
| 含义 | “到……(某地/某事)”、“至于……” | 表示“关于……”、“至于……” |
| 例句 | 至于鲁肃,乃孙权之友也。(《三国志》) | 至于他有没有来,还不知道。 |
| 语气 | 较为正式、庄重 | 较为口语化、自然 |
| 频率 | 多见于古文、诗词、典籍 | 多见于现代书面语及口语 |
三、小结
“至于”一词虽字面意思相近,但在古今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和语气差异明显。学习时应结合具体语境,注意区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法。掌握其古今异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古文,也能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