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最早形容西汉历史人物】“一诺千金”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讲信用,说话算数,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这个成语的出处与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有关,他的诚信品质被后人传颂,并成为“一诺千金”的典故来源。
一、成语背景总结
“一诺千金”最早出自《史记·季布列传》,其中记载了西汉时期一位名叫季布的人物。他以重诺言、守信用著称,因此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到一百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这说明季布的信誉极高,他的承诺价值千金。
季布是秦末汉初的著名人物,早年曾为项羽部将,后来归顺刘邦,因忠诚和信义受到重用。他在民间和士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视为守信的典范。
二、相关人物与事件表格
人物 | 朝代 | 身份 | 典故出处 | 成语来源 | 评价 |
季布 | 西汉 | 将领/官员 | 《史记·季布列传》 |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以信义著称,被誉为“一诺千金”的代表人物 |
三、总结
“一诺千金”这一成语,最早是用来形容西汉时期的季布。他因重诺守信而广受赞誉,其言行成为后世推崇的榜样。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对诚信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尊重。至今,“一诺千金”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出必行、值得信赖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