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是什么意思】“东隅”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诗词或成语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它字面意思是“东方的角落”或“太阳升起的地方”,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多地被引申为“早年”或“青春时期”。以下是对“东隅”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基本解释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dōng yú |
字面意思 | 东方的角落,太阳升起的方向 |
引申义 | 青春时期、早年、人生初期 |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诗词、成语、日常表达中 |
常见搭配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二、文化背景与出处
“东隅”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符传》中,用来指代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希望与新生。后来在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成为经典名句,表达了即使早年有所遗憾,但晚年仍有机会奋发图强的思想。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出自《滕王阁序》,意为:虽然青春已经过去,但晚年仍然可以努力,不晚。
2. “东隅未改,西景犹新”
表示虽然时间流逝,但初心不变,仍有新的希望。
3. “东隅之志”
指年轻人的抱负和理想,强调朝气与追求。
四、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东隅”一词虽不如“少年”、“青春”那样常用,但在文学创作、演讲或写作中,依然会被用来增添文采和哲理意味。例如:
- “他虽已过东隅,但仍心怀梦想。”
- “东隅虽逝,但志向未改。”
五、总结
“东隅”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方向词,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人生的起点、青春的时光,也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无论是古人的诗句,还是现代人的表达,“东隅”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结语:
“东隅”虽简,却蕴含深意。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即便岁月流逝,也要保持初心,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