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
《卖柑者言》是元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个卖柑子的小贩与作者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虚有其表、徒具形式”的现象。文章以小见大,借物喻人,讽刺了那些外表光鲜但内里空虚、缺乏真才实学的人。
故事中,卖柑者声称自己卖的柑子能“保其肌肤,不腐不败”,但实际却“干若枯骨”。当作者质疑时,卖柑者坦然承认:“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他指出,人们看重的是表面的光鲜,而非实质内容。这种现象在官场、士林中尤为常见,作者借此批判了当时的腐败风气和形式主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卖柑者言 |
作者 | 刘基(元代) |
类型 | 寓言散文 |
主题 | 讽刺社会虚伪、形式主义 |
故事背景 | 元末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文人失意 |
核心人物 | 卖柑者、作者(刘基) |
故事梗概 | 卖柑者售卖外表光鲜但内里腐烂的柑子,被作者质问后坦言世人只看外表,不重实质。 |
寓意 | 批判社会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
艺术手法 | 借物喻人、对比讽刺、语言简练 |
现实意义 | 引发对形式主义、虚伪风气的反思,呼吁重视真实能力与品德。 |
三、结语
《卖柑者言》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体现了刘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批判精神。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寓言作品,也对当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