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意思】“摧枯拉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势不可挡,能够轻易地摧毁一切脆弱或腐朽的事物。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比喻某种强大的趋势或力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比喻力量强大,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或虚弱的事物。 |
二、成语来源
“摧枯拉朽”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势如风,其力如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这说明该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军事上的强大力量,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等。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句子 |
用于形容军事力量 | 敌军如潮水般涌来,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击溃。 |
用于形容社会变革 | 新政策的推行犹如摧枯拉朽,迅速改变了旧有格局。 |
用于形容技术进步 | 这项新技术发展迅猛,有摧枯拉朽之势。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
反义词 | 原地踏步、举步维艰、停滞不前 |
五、总结
“摧枯拉朽”是一个具有强烈动感和力量感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或趋势。它不仅适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摧枯拉朽”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生动表达,更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些不可逆转变化的深刻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