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到底是什么意思】“信口雌黄”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随意编造、胡说八道。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根据、信口开河的人。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和用法,以下是对“信口雌黄”的总结分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信口雌黄 |
拼音 | xìn kǒu cí huáng |
释义 | 形容人说话不加思考、随口乱说,没有根据,甚至故意歪曲事实。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胡说八道。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居要职,而好清谈,每言及时政,必以玄理为宗,未尝有实事,时人谓之‘信口雌黄’。”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信口雌黄”最早来源于魏晋时期的名士王衍。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喜欢清谈玄理,不关心实际政务,常常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当时人们便称他为“信口雌黄”,意思是他说的话像“雌黄”一样虚妄无实。
“雌黄”是一种古代用来修改文字的黄色颜料,古人常用它来涂改错字或不准确的文字。因此,“信口雌黄”最初是比喻说话不真实、随意更改事实,后来演变为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胡说八道。
三、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今天在会议上信口雌黄,完全脱离了事实。 | 表示他在讲话中没有依据,随意编造。 |
这些传言都是有人信口雌黄,根本不可信。 | 强调传言没有根据,属于谣言。 |
不要总是信口雌黄,要有责任感。 | 对他人提出批评,希望其说话更严谨。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胡说八道、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谨言慎行、言之有据 |
五、总结
“信口雌黄”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随意编造、毫无根据。它不仅反映了说话人的态度问题,也体现出对事实的不尊重。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避免使用此类表达,保持语言的真实性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信口雌黄”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