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精选 >

尿蛋白偏高是什么造成的(尿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

2023-01-20 18:10:19 来源: 用户: 

您好,现在柳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尿蛋白偏高是什么造成的,尿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般来说正常人尿蛋白尿中含蛋白量上限为150毫克,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

2、但此时的尿蛋白高也不一定就是病理性蛋白尿。

3、很多情况下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所以此种情况下检查后的尿蛋白高可以不必担心。

4、 蛋白尿作为慢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5、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肾脏疾病的结果。

6、其实,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标,而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

7、有关研究也发现,各种肾病蛋白尿的水平与慢性肾衰进展的速度密切相关,任何能够使蛋白尿减少的治疗干预都有利于减慢肾脏疾病的进展。

8、 虽然蛋白尿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参与肾脏病变过程,蛋白尿还可损害肾脏。

9、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

10、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 3、大量蛋白尿使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增加,促进氨的生成增加,而肾组织中氨的生成在进行性间质病变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11、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这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12、 引起尿蛋白增高疾病: [肾炎]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13、 [肾变病症候群] 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

14、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

15、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16、 [肾硬化症] 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17、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18、 当尿常规检查时出现尿蛋白高等情况时,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此时尿蛋白高也不一定是病理性原因。

19、所以首先应排查肾脏疾病的可能性,必要时可再做一次尿常规检查。

20、第一次检查出现尿蛋白时,必须再做检查。

21、再检查仍出现异常时,就要接受尿沉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等的检查,也要实施肾脏与泌尿道的精密检查,然后综合全身症状来诊断是否有肾脏疾病或是其他疾病。

22、有肾脏疾病时,还要做其他肾功能检查,再做综合的诊断。

23、诊断为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道感染症、服用医师所指示的药物。

24、 当反复尿常规检查以及其他肾脏类检查后,确诊为肾脏类疾病,此时需要积极的寻求治疗。

25、切勿掉以轻心,耽误病情。

26、如果仅仅有尿蛋白高,或者潜血出现,可以说明肾脏损伤并不严重,如果积极及时的有效治疗完全可以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恢复正常的肾脏功能。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